泡白毫银针要不要用茶滤?10个人有9个错,难怪总是喝不懂好茶

粤湘源 9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泡白毫银针要不要用茶滤?10个人有9个错,难怪总是喝不懂好茶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网上看到一个新奇泡茶法。

  名曰,茶滤直冲法。

  看了操作,倒也不难。

  取出茶滤后,将其架在公道杯上方,紧接着就是投茶。

  注意了,这时的投茶可不是将茶叶放进盖碗。

  而是直接将茶放在茶滤上。

  投茶后,注入热水。

  随着“水冲水流”,干茶在沸水快速冲淋下,陆续将茶味浸出,汇入公道杯内。

  不得不说,这样的茶滤直冲茶,堪称是懒人泡茶典范。

  不但能省掉主泡茶具(盖碗或茶壶),还能免去倒出茶汤的繁琐。

  但在实际泡茶时,这种做法的鸡肋处也很明显。

  任沸水直冲直流,茶香飘散,没法揭盖闻香。

  并且,按这样做,喝到的茶味肯定会偏淡。

  热水快速冲刷后,片刻都没有停留就自动过滤而出。

  茶叶内在茶味难以得到充足释放。

  等到最后,茶味被泡淡了,也没法通过坐杯来增加茶味。

  综上,网红式的“直冲法”看似新奇好玩,实则对饮茶体验无益。

  再说,平日泡白茶,尤其是冲泡白毫银针时,茶滤的存在感不强。

  泡白毫银针,压根不需用到茶滤!

  《2》

  一、白毫银针较少有碎叶出现。

  茶滤,顾名思义,过滤碎茶时才用得着。

  如果茶叶不是特别碎,没有用茶滤的必要。

  白茶里,相较有梗有叶的白牡丹、寿眉而言,白毫银针产生碎茶的概率要更低。

  它的芽头饱满,身形精悍,富含养分。

  外观上,压根不像寿眉散茶那么梗叶舒展、枝叶蓬松。

  从物理角度看,梗叶张扬的寿眉散茶,在包装、搬运、分装过程中,更易受到外力影响。

  导致梗叶分离、叶片断裂,生出部分碎茶。

  但白毫银针不一样,按一旗一枪标准方式采下的白毫银针,除了紧贴在芽身旁的小叶壳相对干燥易碎外,芽头少有发生断裂破损的可能。

  毕竟,白毫银针的芽头结构很特别。

  像一颗茁壮的春笋,内在是层叠式结构,剥开一层还有一层。

  将高山银针的芽头剥开,足足能找出5-7层。

  更何况,图中泡的白毫银针,还是参赛针,芽头大小匀称,萼叶被再次捡净。

  泡这样的茶,不论如何也没有用茶滤的必要。

  二、茶滤会滤掉不少茶毫。

  毫香是白茶的代表性茶香。

  毫香馥郁的白毫银针,更是白茶的门面担当。

  冲泡白毫银针用网眼细密的茶滤过滤,必然会滤掉不少茶毫。

  细细的滤网,将茶毫大量拦截后,茶汤中的白毫数量减少。

  端起透明的玻璃公道杯,迎着光看去。

  过滤前VS过滤后,茶毫数量压根不再同一水平!

  或许有茶友会觉得,喝茶时,茶汤中的这些毛毛看着很恼人,将其过滤掉,茶汤入口会更顺滑。

  但大家有所不知,正是得益于这些纤细、不起眼的茶毫,白茶才能拥有独特的毫香。

  若是将其过滤,细啜茶汤时,汤中的毫香、花香等各式芬芳会明显削弱。

  为了喝到完整的原味好茶,不建议贸然过滤。

  三、使用茶滤有损白茶的鲜爽清甜茶味。

  白茶里,白毫可是一大宝。

  它除了能带来馥郁美妙的毫香,还能为茶汤加持清甜口味。

  因为在茶毫里面,茶氨酸的占比很高。

  而茶氨酸是可溶于水的基础茶味物质组成,能够为茶汤带来清甜、鲜爽、爽口的茶味体验。

  冲泡白毫银针,往公道杯上架上茶滤,出汤时过滤掉白毫。

  这不仅有损毫香,还会损失白茶的鲜爽风味。

  不论怎么算,这都太亏了。

  泡白毫银针,完全可以放下“逢茶必过滤”的执念。

  直接出汤,更加干脆利落!

  四、茶滤的使用较繁琐。

  市面上的茶滤造型,五花八门。

  但不论如何,使用茶滤时都少不了这样的配套——茶滤架。

  就像练毛笔字,笔头沾了墨水后,湿漉漉的。

  这时肯定不能随意乱放,而是得将毛笔放在专门的“笔搁”上方,不然会将乌黑的墨水沾得到处都是。

  茶滤亦如此,泡茶过滤之后,底部会留有不少茶水。

  刚拿起,个别零星茶水会滴答顺流而下,会弄湿台面。

  再说,如果随手将茶滤乱放,一旦将底部弄脏。

  再用茶滤去近距离接触过滤茶水,也会有不卫生之嫌。

  五、茶滤的清洗难度大。

  一众茶具里,最喜欢用的是白瓷盖碗。

  因为盖碗好清洗,保养省心,不容易留下卫生死角。

  反观那些壶嘴细长狭窄的,直筒深腹的茶具,清洗起来很是费劲。

  当然,也有人说了,可以用专门的茶垢清洗剂啊。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角度看,比起用清洗剂,不如先在挑选茶具时,减少洗茶具的工作量。

  平日泡茶,茶席布置不需过于繁琐。

  能简则简,保持台面清爽更重要。

  反观茶滤,它的使用频率不高,清洗起来又很麻烦。

  有些滤网无法拆卸的茶滤,用上一段时间后,里面会布满陈垢茶渍。

  用这样的茶滤去泡白毫银针,无疑是有损好茶的鲜香醇爽!

  六、碎成渣沫的茶叶,冲泡难度大。

  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箱底茶”?

  完整一箱4、5斤的茶叶喝到最后,剩在箱底的茶叶往往渣沫较多。

  这是正常现象,干茶属于干制品,干燥酥脆。

  再加上,多次取茶过程中,受到外力影响,难免会发生个别叶片断裂。

  随后,因为碎茶身形小,会自动落入箱底。

  轻轻抖动装茶的纸箱/铁罐/密封袋,上方茶叶相对完整,而最底部难免会有“碎底”。

  这些最底部剩下来的茶叶,碎是碎了些,但只要保存到位,没有跑气,茶味表现也不会差。

  只不过冲泡难度会比较高。

  将碎茶投茶盖碗后,合盖倒出茶汤,会连茶带汤一块倒出。

  一两冲之后,茶滤里就堆满了碎茶。

  放任不管,任碎茶不断流失,泡不了几冲茶味就要快速“断崖”,茶味变淡。

  但将碎茶夹回盖碗后,上述的状况还是会重复出现。

  可见遇到特别碎的茶,就算用上茶滤,也未必能一劳永逸。

  从经验看,更建议买点茶包袋回来,将适量碎茶装入其中。

  直接用碎茶包泡茶,哪怕只用普通的饮水杯,也能喝到舒适茶味。

  七、公道杯能静置碎茶。

  太碎的茶叶渣沫,比起用茶滤,不如用茶包袋。

  而不太碎的干茶,又没有用茶滤的必要。

  将茶汤从盖碗倒出公道杯后,即便汤中带有零星碎茶,通过静置片刻后,也会自动沉底。

  当你拿起公道杯,举杯遥望,观察汤色时。

  稍加留心,你会发现,茶汤中的叶片碎屑正在做自由落体。

  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动沉底。

  当你用公道杯分茶时,碎茶不会轻易流出。

  分完一圈茶后,剩余在最底部的、藏有碎叶片的茶水,大可舍弃不要。

  有了公道杯的静置沉淀,茶滤的过滤功能显然很鸡肋!

  《3》

  茶桌上,茶滤的存在感不高。

  和盖碗、公道杯、茶杯等主角相比,茶滤仅是配角。

  戏份有限,能用到的机会并不多。

  撬碎的茶饼、条索大量断裂的岩茶与红茶等。

  适当用上茶滤,无可厚非。

  但对白毫银针而言,它本身碎叶有限,并且白毫数量丰富。

  这时再用茶滤过滤,着实是暴殄天物。

  因势顺导,顺势而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泡茶喝,没有必要不分场合,盲目使用茶滤的道理!

  盖碗冲泡老白茶,使用茶滤过滤汤水后,能够让茶汤更细腻吗?

  冲泡绿茶、白茶、红茶时,要不要用茶滤?村姑陈说出了4点真相

  为什么现在卖白茶的人,泡茶都不用茶滤,是在故弄玄虚吗?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标签: #茶滤 #白毫 #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