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只是祭祖,也是对“生”更好的延续

粤湘源 11 0



  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不只是祭祖,也是对“生”更好的延续

  千百年来,我们在清明这一时节,

  带着朴素虔诚的心祭拜先祖。

  同时,“清明”有着草木吐绿,

  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生之意。

  此外,“清明”二字,

  更像是一种精神,为人品格当清洁而明净。

  而在古人眼里,

  清明节并不完全是一个祭祖的节日。

  除追宗思源之外,

  他们还踏春、蹴鞠、打秋千、放风筝等等,

  这样的传承,让这个节日既带着追思逝者的认真,

  也透着些许亲近自然的惬意。

  ▲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

  关于养生神清气爽

  清明节是茶的分水岭。节前,它娇嫩,典雅;节后,愈发粗狂,野蛮。

  清明茶是在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属于新春的第一出儿茶。储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饱蕴天地精华,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高味醇,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一霎清明雨,啜茗趁年华。清明,正是饮茶时。

  国人自古以来都重视时令养生,而清明节养生,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得燥热,人体新陈代谢也更加旺盛。此时饮上一杯春茶,不仅可以调节烦躁的情绪,提神醒脑,消除春困,也可以帮助我们养护肝脏,提高自身抵抗力。

  ■

  关于茶祭感恩铭记

  古代喝茶不仅是件雅事,还会用来寄思故人,献上一杯清茶,表达对故人敬意和思念。

  茶之所以被作为祭品,因为万物都对它充满欢喜。茶祭,在清明节具有重要地位。

  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在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以茶作为祭品,相传能驱妖除魔,消灾祛病,保佑子孙,使人丁兴旺。

  现代人在茶香中氤氲记忆,静静地缅怀。每一个祭祖的节日,都是为了感恩与铭记。

  ■

  关于相逢人面桃花

  相传,诗人崔护清明节时去春游,在农舍旁偶遇一少女,其面颊被盛开的桃花映衬得分外美丽,令崔护离开后无法忘怀。

  次年清明,崔护故地重游,却只见桃花不见少女,原来少女竟因思念他抑郁而逝,崔护心痛不已,抱着她痛哭,竟让其死而复生。

  ▲人面桃花故事图

  这个故事留下一句尤为著名的诗“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的成语也是由此而来。

  ■

  关于思念梦寐不忘

  ▲明代文人·归有光画像

  明代文人归有光因亲人拖欠税金要把房子卖给别人时,他的妻子告诉他“只要有你在,住哪都没关系。”

  他爱看书,妻子就四处找书回来给他。

  他考取功名却落榜,妻子安慰他“没什么好遗憾的,鹿门采药,也快活的很”。

  他因好友张文隐公去世悲痛,妻子亦难过道:“世界上再无像他一样了解你的知己了”

  后来,妻子去世了。在第三年清明归有光再回来祭拜时,难忍思念,感慨写下这篇文章,以纪念妻子。

  ■

  关于助人乐善好施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过一个故事:一位名查伊璜的浙江人,在一年清明节,与好友在荒郊外的一座破庙里喝酒时,偶遇一位可掀开巨重古钟的大力乞丐,他带乞丐回了家,让其饱餐一顿,并为他置换了新衣新鞋,赠送银两,引荐他去参了军。

  十年后大力乞丐成了吴六一将军,为报当年之恩,吴六一将家财分其一半,在查伊璜牵连到一件大案中时,他暗中帮助,为其脱罪。

  ▲查伊璜偶遇大力乞丐图

  查伊璜没有想到,自己过去的一念之善,救了他的身家性命。

  有传言说,在清明这日行善,不管好、歹都很灵验。传言真假不得而知,但多行善事总归是好。

  ■

  关于爱意情投意合

  4月5日:“晴。星期休息。云松阁来种树,计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

  4月6日:“昙。补昨清明节假。夜得许广平信。”

  ——鲁迅日记

  1925年清明节,鲁迅心情特别好。

  从鲁迅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鲁迅温和而又可爱的另一面。

  ▲鲁迅与许广平合影

  这年清明,鲁迅为家里种了花树。

  同时,鲁迅还收到了许广平给他的第一封信,而鲁迅在收信当日就热情洋溢的回了信,此后他们的通信频繁,从天气到眠食再到外出等等,事无巨细一一都向对方报告。

  因此,1925年的清明也是鲁迅与许广平爱情萌发的时节。

  ■

  清明节从来都是逝去与新生交织、哀伤与欢喜共存的时节。追思、缅怀之余,仍要透出些乐观向上的坚强,才是对“生”更好的延续。

  春深风暖,万物茁壮。

  古人将清明赋予了更多内涵,

  而我们,也应当将这个时节

  过得更浪漫、更有意义。

  - END -

  编辑:陈闻彦

  审核:吴少宇、杨巍

标签: #万物 #鲁迅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