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书识盏|“宋代第一茶书”中的“宋代第一茶器”

粤湘源 13 0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

由书识盏|“宋代第一茶书”中的“宋代第一茶器”

  以皇帝身份写茶书,宋徽宗是五千年来头一份。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说到茶,就离不开器。

  以国君之高位在书中宣传茶器,徽宗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徽宗画像

  《大观茶论》中最为建盏界熟知的,是“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句。而徽宗论盏,不止于此。

  全文一共近百字,对茶盏的形与色、使用方法,都有说明。

  《大观茶论》书影

  中华书局校勘版《大观茶论》原文: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这段话以三个角度说盏,其中任何一句拿出来,都是当时最有力的建盏广告语,也是建盏作为茶器,位居“宋代第一”的明证。

  1、茶盏的釉色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的就是建窑兔毫盏。当时其他窑口仿盏,因工艺原料等因素的制约,极难仿出建窑正窑的水平,尤其是达到徽宗要求的精品兔毫盏。

  为什么要茶盏必须够黑,又需要具备“条达”的“玉毫”?徽宗自己解答了,为的是“取其焕发茶采色”,就是说精品建窑兔毫盏的釉色表现,最能焕发(白色)茶汤的颜色。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建窑兔毫盏

  2、茶盏的器型

  “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意思是:茶盏的底部必须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底部深,茶就好像直立在盏中,易于击出表面乳白的汤花;底部宽,就能自如地运转茶筅,不会束缚茶筅的击拂。

  建窑束口盏就完全符合“底差深而微宽”的要求。加上建盏是铁胎,分量很足,从口沿至盏底,盏壁逐渐加厚,重心也很稳,击拂的时候更加顺手。

  3、茶盏的使用心得

  “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意思是:因此必须根据茶的多少,来确定所使用茶盏的大小。如果碗大茶少,茶色不显,茶多盏小,没有足够的注水空间。此外盏还需要够热,这样击拂出的汤花才会更持久。

  建窑束口盏口沿下方有一圈注水线,能有效防止茶汤在击拂时溢出。建盏的盏壁微厚,胎骨为铁胎,保温性能很好。

  徽宗作为一国之君,衣食住行,都享受全天下最好的。

  于茶上,不可能例外,于茶器上,也是如此。

  而徽宗亲撰的《大观茶论》,在涉及茶盏时,显然句句都在说建盏。

  可以说,建盏是宋代皇帝在“第一茶书”中钦定的“第一茶器”。

  而《大观茶论》中论盏的文字,可是正牌皇帝在教人挑盏、用盏。

  这个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宋朝无人能比,自然也对当时的茶风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津津乐道。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盏。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引经据典,多为编整,请勿KY。

标签: #茶器 #茶盏 #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