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普号十周年春茶季已结束
今年的云南茶山,又有了新变化
今日带你重回2月的古茶园
如何选?如何品?关于春茶的方方面面
这一次,全告诉你
早发货的春茶,大有玄机?
不同茶区、不同树龄的茶树
发芽时间一样吗?
哪里的茶发芽时间最早?
▽▽▽
一般情况下,古茶树的发芽时间会比小树晚15-20天。受维度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产区的茶树发芽时间也不一样。
10年茶山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过早就能发货的春茶肯定是偏小树的。
2、春茶发芽的先后顺序是:勐海、澜沧、临沧、易武。
大树、小树、单株傻傻分不清?
古树茶到底有多大?
大树、小树和单株,怎么区分?
小黑教你小诀窍,简单分清!
▽▽▽
一般情况下,古茶树的发芽时间会比小树晚15-20天。受维度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产区的茶树发芽时间也不一样。
10年茶山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过早就能发货的春茶肯定是偏小树的。
2、春茶发芽的先后顺序是:勐海、澜沧、临沧、易武。
大树、小树、单株傻傻分不清?
古树茶到底有多大?
大树、小树和单株,怎么区分?
小黑教你小诀窍,简单分清!
▽▽▽
小树:一般被人工干预改造过,或按传统老茶园模式培育的茶树,实生苗,种植密度低,生态环境好。
大树:树龄相较于小树茶更大的、树型更高的茶树。
单株:严格上讲的是百年及以上未经人工修剪矮化过的一棵树。单株茶树型较大,单一株茶树一次性采摘鲜叶可以达到5-6公斤以上。
古茶园里,都是大石头?
古茶园里怎么到处是石头?
这样环境长出的茶,能好喝吗?
小黑告诉你什么叫“上者生烂石“?
▽▽▽
《茶经》中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意思是指好的茶长在碎石之上,一般的茶长在沙砾之上,差一点的茶长在黄土上。
石头多的古茶园中所产出的茶,品质都不一般。因为茶必须把根扎得非常深,才能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同时大量的石头,也为茶园茶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排水性,茶树不容易烂根。
只有在这样环境下长出来的茶,才有可能产生一些独特的气息,比如菌汤香。
有马蹄的,才是好春茶?
马蹄多,才是好茶?
马蹄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
小黑在茶园现场辟谣!
▽▽▽
普洱茶有没有马蹄,或者马蹄多少,并不取决于茶是不是古树或春茶,而是取决于茶农的茶叶采摘手法。
如果在茶叶带木质化梗的地方,掰断茶树尖,得到的茶叶就会呈现出“马蹄”形状;
而如果只在茶叶叶筋处,掰断茶树尖,那得到的就是一棵正常的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的茶。
马蹄叶
正常的一芽三叶
叶片越大,树龄越老?
叶片大,就是古树茶?
通过叶片能不能判断树龄?
是什么决定了茶树叶片的大小?
▽▽▽
同等树龄的茶树因树种、地域、环境、气候、土壤等不同,生长状况各异;不同茶区同一树龄的茶树,高矮粗细、叶片大小也有区别。
比如倚邦茶为小叶种,古树茶的叶片反而会比较小。
所以普洱茶的树龄高低,和叶片大小无关,主要由茶树品种决定。
茶园里打农药,多此一举?
古茶园里的茶,需要打农药吗?
茶树上挂着黄黄的东西是啥?
小黑茶园高能讲解!
▽▽▽
云南的古茶园,身处环境优异的高山密林,拥有比较完整的生态链,虫蚁不会规模性爆发。
茶农们唯一的物理除虫方式,只是在茶树上挂一片黄色沾虫板,打农药对于如此自然的生态农法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
茶里有烟味,才高级?
普洱茶里喝出烟味才高级?
烟味是茶叶自然产生的吗?
眼见为实,炒茶现场破解烟香争议
▽▽▽
茶叶中的烟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茶农将茶放在家,生活中产生的烟雾容易被茶叶吸附,产生烟味;
2、茶农在炒茶过程中,加热炒锅的炉灶会产生很浓的柴火味,烧柴火散发出来的烟会快速污染到正在炒制的茶叶。
春茶到手,啥时候才能喝?
我的茶收到后,存多久好喝?
存多久能喝?
我们的回答是,收到就能喝!
▽▽▽
“茶要存一段时间才醇和,青味才褪得去。”茶山头上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因为做茶的茶农,都是今天炒完茶明天就喝了,喝的是一种鲜爽。
做茶10年,我们一直都提倡,原料好工艺好的茶,到手就能喝。
临沧茶、易武茶傻傻分不清?
一口喝出产区,是玄学吗?
跑山、喝茶十多年的小黑告诉你
只要茶喝得够多,你也可以喝出产区
三招,教你分辨三大产区
▽▽▽
嗅觉:闻汤香做基础判断
易武:木质香、轻微甜香。
勐海:闻上去会有一股苦瓜的味道。
临沧:有比较突出的青味,茶汤的香气中带有丝丝甜香。
口腔触觉:入口的第一感觉。
易武:能感受到茶汤细腻顺滑,但浓度不高。
勐海:茶汤在口腔里,是一团的、饱满的。
临沧:茶汤的浓度和黏稠度很高,但不一定饱满。
味觉:口中体会的味道
易武茶:入口甜,但是浓度不高。
勐海茶:入口有明显苦底。
临沧茶:入口鲜,而且味觉刺激很重。
春茶冲泡小攻略
2022年新茶入仓
吉普号5个冲泡小技巧
帮您收获更上一层的品饮体验
▽▽▽
1、尽量使用盖碗冲泡。
2、水温稍低,在95℃左右。
3、茶水比建议1:20,120ml的盖碗,投茶量5-8g。
4、使用“杯壁下流”注水法,沿着盖碗的杯壁缓慢注水,水不直接与茶接触。
5、解散后快速出汤,每泡茶出汤之后,不要把盖碗盖起来,以免焖到茶叶。
从崎岖难寻的高山古茶园
到繁琐专业的茶席杯盏间
吉普号十年如一日
为您呈现春茶第一手情报
只为让喝茶这件事,成为更简单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