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刚刚入门的壶友和紫先生聊了很多,从泥料到做工,从形态到细节处理,可以说是基本都了解了个大概,但是其中他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说一说。
紫砂壶想要养出漂亮的包浆,是不是要好茶才能养出来?
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包浆的原理是什么?
紫砂壶的包浆其实是我们在日常使用的情况下,茶汤不断的被紫砂壶的气孔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渗出表面的一个过程。
而茶叶的好坏对于紫砂壶的包浆是没有关系的,如果非要扯上点关系,那么顶多是茶的种类也就是茶汤的色泽对稍微那么一点点的影响紫砂的包浆。
像熟普啊、红茶等等,油性足的茶叶,对于养壶的效果就会有一些的影响。
而真正能够影响紫砂壶包浆的,其实是紫砂的泥料、明针以及泡养的手法。
泥料是养出包浆的一个重要重要的点。好的泥料甚至不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养出温润如玉的包浆。泥料越差,养成的效果就越一般,且花费的时间也是十分漫长。
并且,泥料的陈腐时间越久,对于之后养壶的效果呈现也会更快,之前紫先生也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其次,明针的好坏也决定了紫砂壶包浆。
明针在做精加工时,可将胚体表面的粗泥粒子,向胚体里面挤压,使泥浆浮出,造成胚体表面平整光润,进而形成一细腻的表皮层。
紫砂壶不像瓷器是加釉的,只能依靠明针技法。这关系着紫砂壶本身表面的水色以及之后成型后包浆的形成。
而对于泡养方式,有的人可能一个月就能养出包浆,有些人要三个月,这是为什么?
其实跟大家的饮茶方式有关,有的人一天喝好几次茶,有的人可能三天才泡一次茶。
再者,就是内养与外养,外养用茶汤浇淋壶身,让壶体表面吸收茶汤,然后清理干净,这样的方式包浆速度会快一些,但是也会让紫砂壶极为容易养花,所以各位壶友如果也是这样养壶,一定要将外表的茶渍清理干净,以免养花。
而内养则是正常泡茶,不浇茶汤,让其逐渐形成,速度较慢,但是够稳。也能够磨人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