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精华,普洱茶膏(普洱茶茶膏怎么样)

粤湘源 11 0



  普洱茶膏是普洱茶的升级产品,因制作工艺繁杂,过去很少有人去做,而今,随着人们对新产品的不断追求,过去几乎被失传的这一传统工艺又回到了新的起点。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茶中精华,普洱茶膏(普洱茶茶膏怎么样)

  茶膏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清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代,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史称“茶兴于唐”,此间,茶膏已作为贡品以民贡的方式悄然而现。

  据陆羽之《茶经》,大概可知,唐代茶膏的出现与作饼制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经》将唐代蒸青作饼的方法纳为十四字:“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此处的“蒸、捣、拍”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然有一点要指出:陆羽虽发现了“膏化”现象,也认为此“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只是让“膏”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差距。

  茶膏的制作工艺在宋代得以发展和完善,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着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所以就有了“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与唐有别,宋之制茶者对茶叶中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膏乃珍品,并且其将得到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用膏涂于饼茶之表。到了宋徽宗之时,对“膏油其面”则显得尤为重视,甚至其以膏的质量好坏作为鉴茶的标准。

  茶膏形成在清代,清乾隆年间,由于多种原因,将茶膏的制作迁入皇宫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清宫御茶房之制茶者,在传承了宋代“小榨出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又采取了近似于现代低温干燥、低温萃取之技术,使普洱茶膏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普洱茶膏也于此时期正式定名。

  1792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国礼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馈赠,自此,茶膏开始迈向世界;清朝皇室解体后,宫廷普洱茶的制作也戛然而止,其方法亦神秘失踪。直到2005年,这一技术才重现光芒,好像是蒙顿茶制品把这一宫廷技术给破译出来的。

  普洱茶茶膏与普洱茶的不同:

  历史上云南普洱茶包括团茶、饼茶、沱茶、砖茶和茶膏五大系列,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一员。在封建社会,茶膏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很少在民间露面,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品饮价值。

  1、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营养价值更高,茶膏更珍贵。

  2、相比普洱茶,茶膏方便卫生,易携带。

  3、在口感上,茶膏温和厚重,更像是品饮老茶的感觉,层次感丰富,汤色诱人。

  4、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更卫生,更安全。

  需要注意普洱茶膏的陈化周期:普洱茶膏的陈化期大约是60年,如果超过这个期限,茶膏的品质会逐渐下降的:膏体也产生风化或霉变。

标签: #茶膏 #普洱茶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