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遇茶僧,千古传知音

粤湘源 10 0



  《惠山茶会图卷》局部 明·文徵明

茶圣遇茶僧,千古传知音

  古人云:“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人活一世,如能得一知己,实乃人生幸事。

  高山流水的典故,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兮若泰山"。

  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摔琴谢知音图》局部 宋·刘松年

  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两人的友谊传诵千载,为人称赞!

  话说,茶圣陆羽也有这样一位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他就是皎然。

  高山流水觅知音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朝诗人谢灵运第十世孙。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妙喜寺。

  是时,陆羽也从家乡来到湖州,居住在妙喜寺。

  他在寺庙旁修建茶亭,因落成时间恰巧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将其命名为“三癸亭”,并为其题字。

  皎然亦写有《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陆羽筑亭、颜真卿题字、皎然和诗,被后人称为“三绝”。

  《草亭诗意图》局部 元·吴镇

  陆羽在《陆文学自传》中写道:“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名僧所指,便是皎然。

  后来陆羽四处云游,寻山访茶,与皎然仍多有往来。两人之间寻访、送别、相聚的诗作,《全唐诗》所载达20首之多。

  比如,皎然在《赠韦卓陆羽》一诗中写道: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

  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诗中毫不避讳地表达,一辈子有一二位知心朋友,就已经心满意足,不愿意多结识其他人,因此与人见面都懒得报姓名。

  另作一首《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此诗清空如话,潇洒出尘,描写了陆羽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陆羽高人逸士之风的欣赏。

  《携琴访友图》局部 明·文徵明

  陆羽亦视皎然为良师益友,在皎然圆寂后作诗追忆“杼山己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十载别离成永诀,归来黄叶蔽师坟”。

  陆羽逝后,后人按他遗愿将其葬于皎然墓塔之侧。

  君子之交淡如水,却感人至深。生相知,死相伴,人生得此一知己,足矣!

  读经吟诗品茶香

  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在诗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造诣,写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歌。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饮一口茶,洗涤头脑的昏胀,心境朗爽,自由畅游于天地间。

  再饮一口,如同细雨飘落洗涤灰尘,神清气爽。

  品饮第三口,烦恼全消,妙不可言,便已得道。

  诗中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说到茶道,许多人都知道日本的千利休。

  殊不知中国唐代的皎然,才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茶道”概念的人。

  他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遥想当年,妙喜寺旁,

  二三好友,

  煮泉品茗,读经论诗。

  此情此境,令人神往!

标签: #陆羽 #皎然 #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