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茶艺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亲和力的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茶艺像一朵山花,开在人们心灵的窗台上,优雅而芬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艺这门古老的生活艺术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成为休闲时尚之一。为提高自身的精神生活品质,许多人基础时间来研习茶艺,乐此不疲。
对于“茶艺”的定义,海内外学者见仁见智。广义的:“茶艺“即”茶之艺“,主张茶艺包括茶的栽培、制造、品饮的方法,狭义的”茶艺“,是指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一、茶艺由来及分类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史书并无茶艺表演的记载。追本溯源,从茶道萌芽时期的晋代开始至茶道大行的唐代,尚无专门的茶艺表演,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茶而被太守请去试茗的场景,与现在的茶艺表演却有相似之处。宋代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相互比试高低,乃至”运匕成象“,被人称为”茶百戏“。可想而知,观看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了。但现代的茶艺表演与宋代的”茶百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中华茶艺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纵观各种茶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民俗茶艺:取材于特定的民风、民俗。以茶为主体,以反映民俗文化为内容,以当地饮茶习惯为基础,经过艺术化的提炼与加工,形成富有民俗特色的茶艺表演。如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四川盖碗茶等。
仿古茶艺:取材于史料及出土文物,进行艺术再现,大致反映各历史时期的饮茶风貌。如唐代宫廷茶宴、宋代点茶表演、清代宫廷茶艺表演等。
其他茶艺:取材于以茶为载体的特定的文化内容,经过艺术化的提炼与加工,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如禅茶表演、新娘茶等。
二、茶艺“六美”
1、人之美
人是茶最根本的要素。在茶艺表演过程中,人之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自然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仪表美;二是作为社会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心灵美。仪表美是指茶艺者的容貌、形体、服饰、发型等综合的美。茶艺更注重人的气质。细节决定成败,故茶艺表演人员应注意修饰风度仪表。如女性淡妆是对个人的尊重,浓妆艳抹则有失人之谦和。
2、茶之美
茶被称为“嘉木”、“瑞草”,人们总喜欢给各种茶冠以清丽雅致的芳名。或以地名来命名,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或以相关的美丽传说来命名,如大红袍、绿牡丹等。人们对一种茶的认识往往是从茶名开始的,好的茶名让人一听难忘。不仅仅是茶名,茶的外形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或扁平光滑,或挺秀显毫。
茶叶的色泽之美也是令人赏心悦目。茶有百味,茶汤的滋味不仅与品茶人的味觉有关,与饮者的心境亦不无关系。“无味之味乃至味”,品茶至此境界可谓品出了人生的禅意。
3、水之美
“水为茶之母。”水发茶性,水之于茶前人早有精辟的论述:“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而现代茶艺选用方便、洁净的矿泉水和再加工水,如自来水、纯净水等。一般选自自来水需设法除去氯气,选用矿泉水需是含钙、镁离子少的软水。
4、器之美
“器为茶之父”。自古至今,中国的茶具,美不胜收。茶艺过程中涉及的茶具主要是指饮茶用具。精美的茶具不仅造型质朴自然,质地纯正,而且装饰古雅,内涵隽永,富有神韵。当然,茶具之美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实用性,因茶制宜,衬托茶之汤色,保持浓郁茶香,方便人们品饮。
5、境之美
自古茶艺讲究境之美。这里所说的“境”,包括品茗时的现实环境以及优美环境在人心中产生的意境。对于品茗的环境,中国茶艺讲究幽雅清寂:“人闲桂花落”,“东篱菊也黄”,无不表露出渴望回归自然的平易闲适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茗,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相互沟通,情融于境,情景交融,达到平静心态,陶冶情操的目的。
6、艺之美
茶艺是一种茶艺的技能和品茗的艺术。既是技能,就要体现操作过程的娴熟与完美。茶艺是一门生活的艺术,首先应体现实用之美。茶艺的过程不能为了让人眼花缭乱而故弄玄虚,应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合乎自然的美的享受。在茶艺的编排上,以宜茶为主旨,泡出一壶最可口的茶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茶艺表演中要选择合适的茶、适宜的茶具、水品,保持洁净、卫生,科学地掌握冲泡时间、茶水比例。
三、茶艺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素有客来敬茶的习俗。茶是礼仪的使者。在种种茶艺里,均有礼仪的规范。如文士茶就有文士礼茶的仪式;禅茶中有敬茶之后,僧侣向客人致敬的礼仪。中国茶艺中不仅有主人对客人的礼仪,客人对客人的礼仪,还有人对器物的礼仪。在行礼时,行礼者应该怀着对对方的真诚敬意行礼。
珍贵的茶叶,来之不易的洁净水,名家制作的茶具等,均是他人劳动创作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器物的尊敬,也就是对创造、制作这些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