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至味是清欢》里,为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能强行拆出三个人名,编剧也算是拼了老命了,有味不好起名才改成至味吗?我猜是的。
苏胖子打死都想不到,自己的《浣溪沙》成了此剧编剧的灵感来源。这个吃货将自己的美食体验,融化在“早春”、“友人”、“清茶”和“几盘时令蔬菜”之中。然而,如果看了这波丁人间,安清欢,翟至味……他可能会把早饭吐出来:
“本公就只想吃个饭,起名字学个屁的人间和清欢?!”
编剧应该远离九年制义务教育很久了,可是看看他们给三个主角起的名字,就会发现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学作文“点题”的那一套(当然《何以笙箫默》和《陆垚知马俐》等剧都是这尿性)。
……咳,吐槽完正事,我们还是来聊聊有意思的事吧——
《人间至味是清欢》
之所以要起这么个被观众批评得一无是处的名字倒不是为了蹭这点火热度,毕竟目前来讲,我写的茶话,蹭热度也蹭不起来。不知道还有几人记得那篇写佛手茶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佛手还是毛茶的时候,初品一口,简直有一种喝到了琼浆玉露的惊艳感,此后念念不忘,距离焙好火的佛手茶,约摸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惦念的佛手依旧还是沉睡在角落里。
刚焙好的佛手拿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泡出来喝过,一入口,味道苦而且涩!碳火味儿重得不行,我早初喝到的那股雪梨味是分毫不剩了,黎叔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茶可是要等得起才行的!”
很早的时候
我不太爱喝茶
我耐心不好坐不住,
二是觉得茶是老人家喝的东西。
年纪轻轻的玫瑰却三番五次不饶我,一约她见面总是焚香泡茶,实在是优雅,常常看她那些有意思的茶会,还有她泡茶的那番功夫,着实羡慕!
于是,跟着玫瑰我慢慢的学着喝起茶来!一开始我老是端着茶杯小口的啜着茶水。说是喝茶,更多的却是眷顾着那丝儿随着热气飘散淡淡的“茶味儿”,就是这样慢慢的啜着杯里的茶水,漫无边际的想着自己的若有若无的心事儿。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迷上了这茶的味道。
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煮了沸水,用一个净白的瓷杯来泡茶,而品茶却要晶莹剔透的玻璃杯,通过那浅浅的茶味儿来换取短暂的清醒与宁静。
轻轻啜一口,先是微微的苦,还有一点儿涩,缓缓的咽下后却是微微的甘甜,满口齿留余香,呼吸中的气流似乎也染上了淡淡的茶香。细细的回味,又不只是香......
玫瑰觉得,我这不是品茶,而是作——做出一番青春年少的模样,感叹劳什子的“少年滋味”,实在作。
哎!多少人品茶不是作?
你瞅瞅陆羽和美女李季兰喝茶,把好基友皎然和尚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最后皎然不甘寂寞,去寻陆羽,篱笆小院,三径秋菊,几声犬吠,山深日暮,此中意境,犹如清风明月一般的温朗,像是品尝一壶秋日刚落的茶,唇齿间萦绕着白菊香、茉莉香、桂花香。这么一位眉目爽朗,风骨清俊的高僧,踏着夕阳行走在山径,于山脚下一间简洁的篱笆院前驻足,叩门无人应答。只有几束未开的菊花,在淡淡的秋风中,低诉摇曳的心事——死小子!和美女品茶居然不叫我!
也许我们不懂得陆羽《茶经》里那许多的茶文化,不懂得各式品种的茶所隐藏的玄妙,也不懂得壶中的日月,但只需要品一盏适合自己口味的茶,不为风雅,只为静心,哪怕是被人念叨几句作也就算了,毕竟这世上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的。
所谓至味,也并非无道理,苏东坡作为一只高雅的吃货,当初写了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也不过是感叹那几道好菜做得美味,以至于人间至味,我想便能拿来说茶了。
清欢,是一种由繁到简,由浓到淡的过程,是人的心境;至味,则是茶言茶心,能感受到茶言茶心的那味茶,大抵就是你此生的钟爱了。
譬如我的佛手,淡雅清爽,绵柔香甜,时隔许久,念念不忘。
文:小妖|编: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