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腾冲茶马古道马帮文化)

粤湘源 14 0



  茶马古道上南来北往的马帮,整日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在日久天长赶马走天下的生活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马帮文化,其影响源远流长。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腾冲茶马古道马帮文化)

  因为茶马古道险要曲折,基础无法行驶车辆,只有靠人和马的徒步运输负担货运。在持久的成长中,为防止旅途的孤寂并提防路上的盗赃和劫匪,渐渐形成了30-60人,马匹50—140匹阁下的马胡部队。

  他们在旧道上南来北往,在担当着相称于当代物流业角色的同时,更促进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换,也形成了旧道上特有的马帮文化:

  一般说来,马帮的组织形式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家族式马帮,全家人抑或整个家族都投入到赶马谋生的行列,骡马全为家族或自家所有,马帮以家族的名义命名。其二是“短凑式”马帮,一般是同村的几个人或邻近村寨的人,因其志同道合,为了共同谋取利益,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

  其三是任意一时结成的马帮,因为同走一条道路或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者在路上可以共同防卫匪盗的侵扰,相互有个照应,就组成了马帮。这一形式的马帮,没有任何组织,集散皆共同需要而定。

  一队马帮有“马锅头”、“马脚子”、“岐头”等人组成,“马锅头”就是一队马帮的首领,是马帮运输的核心人物,一队马帮由他负责各种采买分销,联系业务,甚至在野外开销吃饭,都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

  “马锅头”经验丰富,懂得各行各业的行规礼俗,能够应付和及时处理马帮长途运输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马锅头”既是经营者、赶马人,马帮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指挥者。有些“马锅头”同时又是一些商业集团或业主的雇主或心腹,能够长久与商业集团或业主密切合作,日就积累,往往成为巨富。

  “马脚子”就是赶马人,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他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但一些小的马帮,“马锅头”同样也是“马脚子”。

  据说“马锅头”一词就是赶马人长年累月同吃一锅饭而得来的。一些“马脚子”经过一段日子的打拼后,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骡马,在运输中把自己骡马加入马帮,获取一份运费。有些“马脚子”用积累的钱在马帮上路时购买货物,随路贩卖,如此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就成了“马锅头”或老板。

  茶马古道上留下了无数这样白手起家的人生传奇,这也许就是茶马古道马帮运输吸引广大众生的原因之一。

  在比较大的马帮中,除了“马锅头”和“马脚子”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其他人员:“马帮二锅头”一人,专门负责帐务,是马锅头的助理;伙头一人,专门管理沿途的伙食,同时负责马帮内部的奖惩事物;

  “哨头”2-6人不等,其任务是负责马帮的安全,即保镖和押运;“岐头”一人,是懂得人畜各种疾病治疗的“随队医生”。

  有一首在滇西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歌谣《赶马调》这样唱到:“头骡打扮玻璃镜。千珠穿满马笼头,一朵红缨遮吃口,脑门心上扎绣球……”

  所有的马帮对头骡马都极为重视,装扮极为华丽,额头带有红黄色火焰图案金绒色途标,标正中是一面大圆镜,有六面小圆镜环绕,套着镶嵌珠宝的银笼头,系九个铜铃,头上顶着6尺红布扎成的绣球,耳后佩有牦牛尾红缨一对,马鞍上各插有一面马帮帮旗或商号号旗或族旗。

  三角形的锦旗一般是马帮帮旗,旗上绣有帮主姓氏;金边方形的则是商号号旗或族旗,旗中央缀有锦鸡羽毛,寓意道路通达,前途锦绣。二骡马三骡马的装饰当然没有头骡马华贵花俏,但亦有别于一般的驮马。原则上,在一队马帮中,二骡马驮的是马帮所需的急救药物,三骡马是马锅头或病号的乘骑专用。

  马帮的编制有群、伙、帮之说,一般以9匹骡马为一群,以三群为一伙,全部骡马加在一起就是一队大马帮,称之为帮。群有群头负责,选一匹骡马为群头,额头佩带红布底黄色火焰形途标,挂2尺红布扎的红绣球,系6个脖铃,鞍上插一面红色白色锦群;

  选一匹骡马,佩带黄底红色火焰毡绒途标,挂4尺红布绣球,系8个脖铃,鞍插一面红底牙形锦旗。随后选择三匹好骡马为头骡二骡三骡,由此带领整个马帮前行。

  在传说中,骡马是一位叫罗哥的青年猎人驯服后才能驮货乘骑的,后人就把其奉为马帮行业的祖师爷。

  据说罗哥的化身就是马帮煮饭用的锣锅,要专有头锣驮载,使用时不能随意转动,更不允许用脚踩踢或随意丢放等;因长年在高山河谷间行走,马帮首先崇拜山神,而山神的化身是草果。在野外露营时,要用饭菜祭祀山神,同时丢几颗草果于火塘中。

  其次崇拜路神,路神的标志物是草鞋,路途中穿烂的草鞋一律不能随便丢弃,要带到宿营地火化。再次是卦神崇拜,其卦神的化身是煮饭时置锣锅的锅桩铁条,途中遇到疑难抑或要祈福消灾时,就用铁条打火卦占卜。马帮遇到雪滑不能成行,给马蹄绑上草鞋,就可解决路滑问题。

  马帮日出而行,日落而歇,真可谓风餐露宿,走南闯北,就形成了诸多的马帮禁忌,这些禁忌是马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篇题为《茶马古道上的云南马帮》的文章中,对马帮的禁忌作了全面的总结:出行禁忌———生肖属马日严禁出行,农历腊月、六月忌出远行;

  方向禁忌———有俗语“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行走途中,严格按马帮编队行走,么锅为整个马帮的导向,手擂大锣开道,锣声既能惊吓兽类,又能起到让对方马帮知道做好让路和调整马队行走的速度,彼此能够迅速通过;

  语言禁忌———马帮赶马人交谈多使用行话,例如:途中歇息称“打尖”,吃午饭称“开稍”,野外露营称“开亮”,工钱称“彩利”等等;

  马帮生涯中的人对一些数字、音语、词汇也十分敏感,交流中要用别的词字来代替,如“三”谐音“丧”,就用“神”字来代;

  “四”、“十”谐音“事故”、“蚀本”,就用“重双”和“金”字来代;老虎称之为“高鹰”,蛇被称之为“老梭”,野狼称之为“山兵”,鬼称之为“黑影”,途中若遇洪水断路则称为“开顺”,遇出殡就叫“送财神”等等不一而足,成为马帮人中人人皆晓的行话。

  忌骡马额头有白毛、马耳前倒、马背毛生旋、白蹄白尾、鼻孔朝天,忌马日役马,忌骡马夜间卧眠,忌骡马夜间嘶孔,忌在外人面前数马,忌马穿过羊群,忌马脖带草藤而归等等;

  衣食的禁忌--赶马人一般忌穿红色、黄色衣服,衣服款式都十分宽大,不能扣错纽扣,不能敞胸露怀,忌绑腿松散,忌跨越草帽,忌乱丢草鞋,忌乱敲碗筷、锅、灶,忌筷子直插饭食上,忌吃饭时到处乱转,忌吃饭时坐在门上或马鞍上,忌一吃好饭就卧床休息,亦不能在途中捡食食物。

  在吃饭时,有人来临或路过,不管是谁,都要邀请同食,既便是飞禽走兽经过,也要抛丢一些食物,寓意同食;

  住宿禁忌———煮饭时,不能旋转罗锅,住宿后,绝不能移动罗锅。野外露宿不能选择在江河沙地、大箐口、悬崖下。

  住马店不能与生人同房,忌夜间火种熄灭,忌乱放东西等等;物象禁忌———忌见果木冬日开花,忌见鹰扑兔子,忌见老鼠搬家,忌见蛇交媾、脱皮,忌见苍蝇群集不散,忌见蜂巢乱蜂,忌遇野兽奔向路的下方,忌遇鸦雀噪林,忌听黄鼠狼、野猫嘶鸣等等;清明季节见雾不出行,电闪雷鸣时忌出行等等。

  在长期的赶马生涯中,赶马人还练就了一套赶马俗语,称之为“马语”,用此“马语”通过哨声、吆喝向骡马发出指令,如仅口哨声就有解闷、喂水、吃草、压惊四种功效,在漫漫旅途中,赶马人和骡马间形成了默契、和谐的氛围。

  赶马人对骡马的吆喝声亦极富亲和力,时间久了,骡马一听主人的吆喝,八九明白主人的意思。马帮中通用的一般俗语有:“哇~”意思为停;“启瞿”表示走;“堵启”表示让路;“驾”表示上驮鞍;“松松”表示卸鞍;“启几”表示举蹄;“松启”表示跑;“鸟乌”表示吃草;“嘘呼”表示饮水等等。

  每一个赶马人走四方,都勇于冒险,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在遭遇土匪强盗和碰上各种危机之时,要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在马帮生涯中,不仅劳力苦心,而且要知晓四季更替,天气变化,要能判别东南西北,要能与沿途的各族民众打交道,要懂得骡马的性情;

  一个赶马人在马帮中一定要服从马锅头的指挥,懂规矩,顾大局,明白事理,坚决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在货物运输和与人交往中,信誉和信用至上,从来说一不二,果断干脆,说到做到,绝无戏言;在路途中,马帮遇到困难,都要相互全力协助,不计报酬;马帮之间最忌争抢道路,争抢草场,争抢顾客、货物等。

  马帮整日穿梭行走在大西南的山山水水间,他们日出而行,日暮而歇,由此产生了许多驿站,这些驿站,从而演变成为人流、物流的集散中心,最终演变成为市镇,如思茅、普洱、墨江、易武、大理、丽江、祥云、腾冲、保山等等都是如此形成的。

  在《华阳国志.南中志》里说:“永昌郡,属县八,户六万,去洛六千九百里,宁州之极西南也,有闽、濮、鸠、獠、越、裸濮、身毒之民。”

  形成保山如此多民族的交集,是因为保山当时是茶马古道的物流枢纽之一,由此往北可进西藏、四川、通中原,往西可达缅甸、入印度,往东可抵滇中,往南可达普洱茶的生产中心思普一带。

  大抵茶马古道上的市镇都如此形成和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思茅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设思茅海关后,商业贸易呈现十分繁荣的局面,人们纷纷骡马驮运进各种商品贩卖,尔后购买转运普洱茶于各地,以获高利。

  据记载,当时仅思茅市场商品年营业额就达300万银元左右,这在以马帮为运载的年代已经是巨大的交易量了。

标签: #马帮 #骡马 #马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