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气”:审美即取舍

粤湘源 14 0



  “茶气”,与审美相关。审美即取舍,代表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品饮普洱茶时,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言及“茶气”一词。一款茶,或“茶气”强劲,或“茶气”淡薄,都与茶的品质息息相关。但“茶气”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说者振振有词,听者倍感困惑,究竟何谓“茶气”?

论“茶气”:审美即取舍

  气,是东方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王充《论衡》曰,“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张载《正蒙》有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古人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和而化生。既然“气”可以用来解读一切与生机相关的事物,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茶气”。

  狭义的“茶气”,是指茶汤入口后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反映,如背部发轻汗、打嗝、全身放松感等。由于每个品饮者的体质不同,对茶汤的感受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并无统一尺度。这种身体反映,是茶汤中所含各种微量元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带有显著的主观色彩,并非科学的概念。

  有研究者将“茶气”运行与人体经络对应起来,这等于将“茶气”说引入了不可知论的范畴。人体经络在现代解剖学上是无法证明的,但也无法证伪。作为中医理论的底层代码,离开了经络说,传统中医便失去了理论支撑。“茶气”也可以视作茶汤的灵魂,以“内观内视”或可感知,却无法捉摸。正如不可知论代表人物康德所说,“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自在之物)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

  “茶气”,乃是茶的“物自体”,可以引发品饮者的身体感触,其本来面目却是无从认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喝热水容易冒汗,这是生活经验;喝热茶也会冒汗,人们却忽略了茶汤本身的温度,而将其归功于“茶气”——这其实是被商人、“大师”们刻意塑造了的“经验”。认识无法跳出固有“经验”,与真相还隔着万重山。

  曹丕《典论》在谈及文章写法时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此说亦可拿来用在茶的品鉴上——茶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之为物,乃茶之灵魂,或强或弱,或清或浊,是“先验”的。品饮者能否感受到“茶气”的存在,则是“超验”的。一杯茶能品出“茶气”与否,完全取决于品饮者的主观,信者恒真。

  “茶气”的另一层面解读,可归入审美态度范畴。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写道:那些对于跌宕人生不能有丝毫觉察的人,我们习惯将其形容为“没有茶气”;而那些无视世间疾苦,情绪泛滥、放浪形骸的审美家,我们又会指责他们“茶气太过”。

  “茶气”于人,亦可说“人以气为主”。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人间最可悲之事,莫过于麻木不仁,不辨美丑,宛如行尸走肉。“没有茶气”之人,正如寡淡无味的茶汤,了无意趣,浑浑噩噩虚度一生,仿佛从未在世间存在过;而那些敏感到“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者,玩世高蹈,无病呻吟,个个都是极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茶气太过”,过犹不及,也是人间废物一个。

  “茶气”,与审美相关。审美即取舍,代表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懂得审美的人,有个称谓叫做“隐形穷人”,即便坐拥金山,富有四海,言行举止、起居装束也难脱粗陋鄙薄。心灵空虚的“穷”是无药可医的,正所谓“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茶气”或有或无,存乎一心。正如品饮一杯茶,不必刻意去追求气感,但也不可无视茶汤中所蕴含的真实能量。

  从容“内观”,以智慧洞见一切烦恼的根源。无论做茶,做人,“茶气”刚刚好,最好。

  文:老茶鬼(茶业独立评论员)2019.8.26

标签: #茶气 #茶汤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