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茶的“正念”

粤湘源 11 0



  心外无物,茶外无茶,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品饮者“走心”了,茶汤便有了意义。

论品茶的“正念”

  同样一杯茶,用心细品与大口牛饮,滋味可能大为不同,身心获得的审美体验更有天壤之别。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与品饮者是否“走心”直接相关。

  人们总是被习惯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所裹挟,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心智经常处于“失焦”状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便是这种惯性的具体体现。

  人的行为受意识驱动。以品茶为例,有人喝得出甘美醇厚,有人只是单纯认为好喝,有人觉得不过是比喝白开水强一点……这取决于品茶时个人心理过程所达到的层次。

  弗洛伊德将心理过程划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当品饮者端起一杯茶,有意识地去体会茶汤所蕴含的色、香、味,自觉“脑补”茶树的生长环境,茶叶的制作过程,以及与这款茶相关的掌故、品牌故事,眼前的一切顿时鲜活起来,杯中的茶汤已非普通的茶汤。

  王阳明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心外无物,茶外无茶,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品饮者“走心”了,茶汤便有了意义。

  有位日本作家描述过类似的经历。他有次到朋友家做客,主人烹饪了名贵的河豚鱼招待大家,并特别叮嘱一定要细细品味。结果那一餐饭,大家都享用到了从未有过的美味,味觉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餐毕,主人却笑称,其实大家吃到的只是一条普通的鱼而已。这个善意的玩笑表明,在刻意的心理暗示诱导之下,即使寻常食物也能给人带来美味的感受。因为这个过程突破了下意识、潜意识的咀嚼、吞咽,在意识层面聚焦了此时此刻,“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此鱼味道也一时鲜美起来。

  有意识地品茶所获得的感受,盖同此理。味觉、嗅觉经过反复训练的茶人,从一杯茶汤中获取的信息量,决非普通品饮者可比。

  能分辨出一杯茶好喝与否,只是最初级的水准。这个层面的品饮者,虽然具备了品茶的意识,但由于修为尚有欠缺,对所谓“汤感”“体感”拿捏不准,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敢大胆下结论,也最易受人暗示、诱导。品茶时自觉“脑补”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正确,甚至有害。

  试想,某个刻意设计的茶会现场,氛围肃穆,人们在“大师”引导下,闭目品饮“八八青”、“水蓝印”抑或亿兆丰……一杯莫名其妙的浑浊茶汤,也能变成稀缺难得的“神物”,直喝出衣袂飘飘、两腋生风之感。这就是走火入魔了。

  唯有确立品茶的“正念”,剥去一款茶被人为赋予的各种光环,心如止水,以味觉、嗅觉最敏感的末梢神经触摸茶汤的毫厘细节,只是单纯地,不带丝毫杂念地去观照,方能触及茶的本质。茶的原料、工艺、仓储等要素,在意识深处一一呈现,无所遁形。这需要品饮者极其丰富的数据积累,更需要心无旁骛的“正念”加持。

  可惜,知易行难。“正念”恰恰是普通人最为欠缺的:品饮者“正念”不足,易被误导;做茶的“正念”不足,则可能走上邪路。如王阳明所言,“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讽刺的是,业界最喜打着“正念”旗号而行坑蒙之术的,正是那些披着“大师”外皮的功利之徒们。

  茶不过如此。此心无私欲之蔽,所有的茶都简单起来了。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2020.9.17

标签: #茶汤 #品茶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