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阿庆嫂开得是春来茶馆。她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以开茶馆为掩护,与国民党匪帮周旋,成功救援了受伤后在沙家浜养伤的十八位新四军战士,等到伤愈后归队,一举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国民党匪军。
机智勇敢,临危不惧,是阿庆嫂的特点。
春来茶馆。
春来茶馆表面上是卖茶揽客之所,实际上是我党在阳澄湖畔设立的地下联络站。
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是我党地下党员,她机智勇敢,八面玲珑,周旋在敌我之间,为沙家浜地区革命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沙家浜刻画了阿庆嫂开的春来茶馆
《茶馆》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50年的中国社会的真实描绘,展示了旧中国的黑暗,预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内容简介:
《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茶馆》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50年的中国社会的真实描绘,展示了旧中国的黑暗,预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茶馆》中的三幕反映了三个时代:戊戌变法后的清政府统治,1918年袁世凯死后的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无论这其中的哪一个时代,政治都极其腐败、黑暗,社会上充满荒谬可笑的不公平现象,无论哪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它是讲述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