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洮砚的历史
砚台的起源最早是从研磨器开始的。在我国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研磨器,用以磨制工具或研磨粮食作物。后来,为了便于书写,需要将墨色及颜料研磨至细,于是便出现了专门研墨的砚台。把1956年湖南长沙王家珑出土的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如图1,现藏湖南省博物馆)[1]和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砚(如图2,现藏湖北省云梦县文化馆)[2]作比较可以看出,研磨器为砚的出现及其最初的造型奠定了基础。砚的品种很多,从材质上分类主要有木质、竹质、金属质、陶质、瓷质、玻璃质、水晶质、石质等等。其中,最具实用价值,最富有生命力的应是石质砚。石质砚经过数千年不断的开发,据文献记载的已达一百三十多个品种。我国古代的石砚多取自天然砾石,隋唐以后又出现用陶泥制造,同时先后发现了端石、歙石、鲁石、洮石等适宜于造砚的材料。洮石多为绿色,水纹奇幻,故又名洮河绿石砚、洮河绿漪石砚。古老的洮河名砚的出现究竟始于何年代?众说纷纭。蔡鸿茹、王?在《洮河石砚》一文写道: “洮河砚的出现,从传世品、出土发掘、文献记载看,当在宋代……”。[3]金·元好问的诗句中有:“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从以上资料看,洮砚的出现似乎始于宋代,但也有一种新的论点,认为唐代就出现了洮砚,其依据是:盛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公元778年—865年)的著作《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4]孙敦秀曾说:“唐时洮砚制作较盛,当时和端、歙、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5]从以上资料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出洮砚盛于唐代的结论,还可以知道四大名砚的排序唐代就已有了。
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而推其所自出本原所由始也,故首之以谱系原始,自本而达之支,则大宗小宗支派以分,故继之以宗支明图支分而世远系繁不可以不序也。追溯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荡乱,衣冠入闽者八族也,林姓为其之一,始祖禄公为晋安太守,晋明帝赐封晋安郡王,子孙奕叶,始有闽林晋安世系。再枝繁叶茂,至十七世,其一枝誉称“九牧林”也。吾先祖讳敬德公,字文蔚,号冠英,生于公元939年,卒于公元1001年,享年六十三岁,系“九牧林”长房苇公八世孙,后周时为四川奉节县县令,“陈桥兵变”后,弃官晦迹,闽南归隐,肇迁闽都,宋开宝八年(975年)复迁闽侯旗山北麓(即今之水西林)奠居,遂为水西林氏之始祖。
七世祖 广公,入赘永泰大洋镇溪乾村,为龙阳林氏之初祖。其子又散于永泰县城关新安巷、闽清县五都茶口(十六世,钊,永泰龙阳林广之后裔,由泸溪迁往闽清五都茶峰茶口,为茶口林氏始祖),闽清县十六都溪前、闽清县小箬乡小箬村等地。(小箬乡以前属于闽清县,民国29年(1940年)将小箬等划归闽清县,民国32年又划回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