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作桨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
这里的人民担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竹筒塞好,外面用五色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殴回就照他内的话去做。这大概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
因此,每到端午,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的习俗。
扩展资料:
粽子食用禁忌:
1、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趁热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
2、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3、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4、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5、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粽子
粽子是我国端午节期间传统的美食。粽子最古老的做法是用茭白叶包裹糯米做成。现在的粽子五花八门,并且分出了甜咸之分,南北之分。粽子的馅料也多种多样,素食的,肉馅的,甚至于水果馅的。粽子这种美食最早的起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哀叹自己不能报效祖国,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能为国出力。悲伤的屈原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跃下滔滔江水。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就用米粮投入江中,这样鱼虾就只顾吞噬米粮,不会啃食屈原了。但是后来据说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实则被江中蛟龙所吃,假如用艾叶包裹并以五色绳捆绑就可以避免被蛟龙吃掉。这就是最早的粽子来历。现在的粽子通常都是用竹叶包裹,馅料也经过不断的改良而变得五花八门,但传统的糯米大枣粽子仍是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的做法。南方北方都就行这种包法,吃起来软糯香甜,对身体也有好吃,是一种很健康滋补的食品,但是老人以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建议少吃,会增加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