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天青泥料是最好的,也是紫泥中最好的一个品种,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被视为珍品,当开采出来的时候,它的颜色类似于天蓝色,但经过高温煅烧后呈暗红色,质地温润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天青泥2.青灰紫泥3.4号井紫泥4.梨皮泥5.桃花泥6.底槽青7.本山绿泥8.黄金段金黄段9.大红袍泥10.乌泥。
紫砂泥料大致分三类,即紫泥、红泥、绿泥。其中降坡泥和段泥属于天然的共生矿,降坡泥与团泥、红泥共生夹少许紫泥,各矿料中不同泥料占比都不同,主要分红降坡和黄降坡。
紫砂花盆外表看起来光滑材质细腻,泥料没有紫砂光滑纹路粗糙
段泥、绿泥的透气性最好,泡绿茶为佳;紫泥则中庸而宽泛,适茶性好;红泥朱泥类的因为透气性的缘故反而更适合泡铁观音等高香气的茶叶,有逼香快,扬香高的特点。
在业内,做壶的泥料都有目数之分,常见的多为60目,80目等,目数越小,也就是泥料越粗,颗粒感更明显。一般是60目的透气性比较好…
分类排名如下:
1.天青泥:泥料细腻呈青蓝色。它产于清朝中期,现已失传。
2.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体中有青色“鸡眼”和“猫眼”,呈紫中泛青,细腻且纯净,非常稀有。
3、降坡泥:降坡泥练制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直逼明清好泥。
4、红皮龙泥:红皮龙,原名叫野山红泥,矿料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5.大红袍泥料:大红袍,产于江苏宜兴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刚挖出来时为鹅黄色,制成后则转色为瑰丽的朱红色,壶身表面偶然能看到细小的铁质,还有点滴银心片,为濒临绝灭之朱泥。所制作品,红艳夺目,气质高雅,明艳生香或热情洋溢,养成则通透亮泽,观之则暖意顿生,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感。
6.本山绿泥:开采量很小,不易制作大型物件。它只被用作小壶型和“化妆土”。加入适量的着色剂可以变成彩色装饰泥。
7.黄金段泥:黄金段泥,也叫金黄段,存量稀少。黄金段泥为段泥的一种,是段泥矿经风化的一层,其色泽分明,透气性佳,为段泥中佳品。成品色泽为暗金色,且颜色不显稍深。直接观察,可以看出内部分布着细小的黑色颗粒,其为赤铁矿的小团粒,在烧成后呈现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