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中的有机物会形成可溶硫酸盐,出现在泥的表面,如果做壶的时候,恰好用到这块泥料,烧出来就会出现“黑色”一块黑晕,形成花泥。
做壶师傅在做壶时,基本都是用同款泥料在进行制作,若要换泥或者结束工作的时候,就需要把自己的工作泥台和工具全部清洗干净,防止上次做壶工作台的残余泥点混进这次的泥料中,如果不清洗工具或者清洗得不干净,那么上次残留的泥料就会混合在新的泥料中,就会出现花泥的现象。
师傅做壶的时候,篦身桶,明针功夫不到家,则直接体现壶艺人技术好坏。没有篦透,砂粒和紫砂泥光不均匀,身桶上会有凹陷。
紫砂壶生胚做好后,需要阴干,然后就要拿进窑去烧,但若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去烧,放置的时间太长,落灰了,壶面上会慢慢封釉等烧出来,也会出现花泥现像……
陶瓷壶没有化工壶。瓷工业里没有化工壶,这些劣质茶具中重金属熔点较高,在煅烧过程中很难挥发最终会残留在烧制好的茶具里,如果买到化工染色的紫砂壶化学原料溶解于茶水之中很容易患上疾病。购买低端紫砂用品不但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会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判断紫砂壶是否有毒是否对人体有害不能光看是否为化工壶,而是要知道原料里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或者说重金属是否超标。为改善制壶泥料的颜色人为添加的化工原料包括氧化铬铝、氧化钴二氧化锰和工业碳酸钡等。
陶瓷里碳酸钡不会溶出。碳酸钡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工业品为白色粉末,碳酸钡本身有毒,中毒量为0.2~0.5g,致死量0.8~30g。碳酸钡几乎不溶于水,不溶于酒精,碳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002g。紫砂泥中添加适量的碳酸钡主要是提高稳定性,助熔,中和酸碱,烧成后,生成硫酸钡。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会在胃酸中溶解,人体无法吸收它,所以对人体不构成伤害。
紫砂化料有毒,紫砂添加化学物品,使成品有更好的发色和卖相,但是这些化学料始终存在于壶中,在喝茶的时候有析出可能,如果析出量超标那就有害了,紫砂泥料里边添加化学原料大多都包含氧化钴、氧化铬绿以及二氧化锰还有工业碳酸钡。
目前没有办法鉴别紫砂壶添加碳酸钡。抛开物理化学知识不讲,简单些说,“加碳酸钡的唯一原因”是为了防止“紫砂壶生胚封釉、花泥,出现肤色不均”的情况。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壶商,总想拿各种噱头来为“自己的低档外山料”正名,傻乎乎地拿着几把开裂的壶,说是自己的料是原矿料,因为没有添加碳酸钡,所以烧制成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