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文字是:“吴永宽制”。吴永宽是紫砂壶名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徐悲鸿紫砂艺术委员会理事。
底款是紫砂壶底部钦有制壶者姓名(字号或斋号)的印章,既是紫砂壶工艺的组成部分,又标明作者是谁。赏壶要先看壶后看印章。新手不要过分迷信底款,因为底款被仿制太容易了。
真正的玩家是全方位的去审视一把壶,底款要看,泥料、款式、风格、做工、神态等都要看,这比底款更重要。
现在市场上有真壶真款;又假壶(代工货)真款;又假壶假款等多种情况。玩壶关键是要懂壶,懂壶的关键是学习和实践。对于底款的要求,与其他印章类似,并无特殊的讲究.
这写的是邵先生名字,非篆非隶,大体属于当代新篆体。四个字是:邵毓芬制。最后一个字制很容易看出来,邵字右半部非篆体写法,而是意写;毓这个字古篆体没有,新篆写法,作者意写此字,左半部意写,右半部新小篆虽用笔潦草但结构清楚;迷惑比较大的是芬字,因修补了,只能看到分,仔细看上半部是有笔画的,新篆芬字无疑。
邵毓芬先生虽不是紫砂壶大师但也为名家,既然你不需要鉴别,我就此打住即可。
来回答楼主的问题于古阳羡夏石云刻先是断句:于-古阳羡-夏-石云-刻于,在的意思。古阳羡,地名,就是现在的江苏宜兴。夏,夏天。石云,刻绘作者的名字,可能是朱炳浩。刻也是交待刻绘作者。连起来意思就是这件作品是个叫石云的人在宜兴的一个夏天刻绘的。
四字篆体:马国琴制。
“兆芳制陶”,作者杨兆芳,助理工艺美术师,不是名家,其作品不错的,市场价两三百块。
“贡局”是清末外销泰国的宜兴紫砂壶上常见款识。
为清人赵松亭创制。
赵松亭(1853-1934),字九龄,(曾用名支泉),号东溪。
宜兴蜀山上袁村人,清末民初紫砂名家兼紫砂实业家。
民国十四年(1925年),赵松亭自筹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开厂设坊,烧制《贡壶》系列,供应茶坊氿肆,并独步沪上二十个国家租界,销往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宜兴著名实业家。
沪上租界内全部订制赵松亭的「贡局」系列壶,「贡局」系列壶,转手出口,且供不应求。
赵松亭亲自监督制造,并巧妙利用人们仿古心理,或刻或铭,或印或款,叫作坊客师及儿子赵廉泰仿制各式朱泥小品,红泥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