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目数”是判断泥料粗细的指标,以60目为基准,目数越低泥料越粗糙,反之则越细腻。紫砂泥料“生泥”在风化粉碎后,会用筛子过滤,这个过程就是“过目”。紫砂“粗砂”就是有明显颗粒状的,“细砂”没有。现在市场上的壶多为细砂,还有一部分是调砂。调砂就是在细砂中调进不同粗细的耐火砂,能有利于透气养壶,这并不是细砂。
我们不能说粗颗粒泥料做出的紫砂壶就要比细颗粒做出的紫砂壶一定要高档和要美观些,至于你选择哪把壶是由个人的审美观决定的,毕竟不同人对泥料粗细的喜欢程度也不一样,有人认为粗颗粒做出的紫砂壶粗犷和古朴,有人认为细颗粒的紫砂壶细腻而又韵味。这些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来选择,一把壶的好坏和泥料的粗细没有直接的关系。
紫砂壶表面粗糙与细腻,各有各的好处,这主要是用紫砂泥料的选材不同所导致的,一般来说,紫砂壶表面粗糙,是选用木束比较小的泥料加工制作的,该种泥料的粘合度不好,所以成品率低,但是透气性很好
原矿紫砂壶大概说来就是观之色泽沉稳,不艳不腻,虽有一定光泽,但应隐隐之如隔薄雾,由内而外,而非贼光。表面砂感明显,有层次感,颗粒若隐若现,以手抚之细而不腻,不剌手,不粘手。
所谓调砂,一般是指炼泥的时候,常规在原矿中适当添加一些段泥等其他泥料的粗砂,用以降低紫砂壶的收缩率,增加壶身的润味。而起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原矿壶,严格意义上是指没有任何非紫砂矿以外的添加,如氧化钴,氧化铅,氧化铁等。
紫砂壶泥料排名:天青泥、底槽青泥、红棕泥、大红泥、本山绿泥、百麻子泥、红麻子泥,大红泥最好。
1、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2、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3、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4、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
5、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做“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
6、百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7、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