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 一青年爱好丹青,立志成为一代名家。为寻名师,他踏遍了千山万水,可他很多努力都白费了。 他最终没找到让他满意的名师。他还发现, 许多所谓的名师都是徒有虚名之辈, 有的画技还不如他,极度失望之下, 他去见一高僧, 向他求助。
高僧沉默良久,顾左右而言他,慢慢地说:“既然施主画技超群, 就请施主为老衲留下一幅墨宝。老衲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 尤其喜欢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 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茶壶?”
青年欣然挥豪,寥寥数笔, 一壶一杯跃然纸上, 那倾斜的紫砂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股冒着热气的茶水注入杯中。
高僧侧立看画,微笑摇着头说:“错也,错也。”
青年听了, 不解其意,愕然请高僧明示。
高僧说:“壶与杯位置画错了, 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青年不解地说:“大师乃一代高僧,怎么竟糊涂如此? 杯高壶低怎能注水?”
高僧微笑着道:“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茶,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 茶水怎得注入?”
年轻人遂大悟。
看到这个故事, 不由得想起某些教师或者家长来。以前,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时候,孩子的经历少,教师或者家长似乎是绝对的权威。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孩子们都会信以为真地照着去做,他们能学到的东西,几乎就是从老师、家长们那里学到的。
然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学生获取信息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师或家长不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而且学生年龄小、反应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强。有很多时候,教师或家长可能还不如孩子,这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不记得什么时候,听到某位家长曾经说:“这孩子,给他一部新手机,不用人教,一会就摆弄明白了,比我强多了。”这是家长切身的体会。
课堂上,爱好广泛的学生或者有自学能力超前学习的学生往往会提出将老师难倒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以权威自居,不能正确处理学生所学,而用训斥的口吻或不予理睬的方式对待,那么就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或使他们失去自信。
我们完全可以放低姿态,持有良好的心态,当孩子比我们强的时候,我们心甘情愿地以他们为师,让他们自信地将他们的所学所知教给我们,教给大家。
后喻时代的到来,有时我们也需要做一只茶杯,加强学习,让那些小茶壶给我们持续不断地注入茶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与孩子们之间产生代沟。
当人想喝茶时,会用茶壶煮(泡)茶。然后提起茶壶往茶杯中倒茶,此时茶壶在上茶杯在下。由于地心引力茶水会自然流入杯中。所以茶杯在下,茶壶在上是为了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