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酒和茶都是有灵魂的,但两者性情截然相反,一个像豪爽讲义气 的汉子,一个如文静温和的书生。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是五谷之 精髓,望着柔和但接触后刚猛,和茶比起来,酒难以下肚,也许非 喝不能写尽饮酒者的神态和性情。看鲁智深五台山醉打山门前,顷刻间把卖酒人挑的两大桶酒喝掉了一大半;茶是要慢慢品的,酒越喝 越兴奋,而茶越品越清醒。
酒属感性,茶则知性; 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 确是别的 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 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
许多生意,许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 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酒是人们直接沟通的桥梁。 但是茶就不一样了, 通常喝茶都是在一起一些聊天或者是办公事之类的。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无论是古是今,概莫例外。 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佛家以茶为伴,于是茶文化在庙堂、在民间发展的同时,也在寺院发展起来,寺院得文化的近水楼台与传播的先机,或者说占有文化传播的平台,于是更有其倡导性,对于在寺的出家人,在家的居士,以 及这些僧俗辐射的广大社会人群,无疑是一种示范。佛家修炼的清静无为、澄和明净,与茶的品性相向,精神层面是和谐投契的。佛家既然把茶禅当作同一体,可见重视教义的程度。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都是敬酒。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平常不好说的话,在酒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李白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 气氛也不相同。 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总结:
因为茶与酒的这种功用上的区别, 所以以这两个字为根组成的词便也有了褒贬的不同。 嗜酒的被人称为 “酒鬼” 而常坐茶馆的无非也就是个 “茶客”而已。与酒结成伙伴的词,许多都含有贬义。如酒池肉林,酒囊饭袋,酒色之徒,酒肉朋友。而茶却没有这许多恶谥,顶多也就不过是个闲得无聊, “茶图个余饭后”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