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瓶的起源

粤湘源 14 0



  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大体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的缘故。

流沙瓶的起源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便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经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隋朝就有了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汉代始设太学,隋代始设国子监.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东都亦置监.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求采纳

  关于澧水,据《湖南志·地理志》记载:澧水有东、南、北三源。在这三支澧水源头,风景如画,“南洲只美莫如澧”唐代文学家这样赞颂澧水只美。“沅有澧兮澧有兰”爱国诗人屈原也这样赞美澧水。澧水,因其上游有“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故得“澧水”之称

  澧水的源头在桑植鸦雀洞,据说它是由山里的七眼泉汇聚而成,源头的澧水清亮碧透,从峡谷中奔涌而来,气势壮观,响震群山。

  溇水是澧水的一条支流,河面开阔,时有白鹭贴水款款而飞,两岸青山对峙,倒影相映,有“小三峡”之说。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标签: #澧水 #长江 #沙漏 #太学 #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