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1956年的紫砂壶,那时的紫砂壶不讲究个人名号,壶盖章只是为了出厂时知道是谁做的就行了,因此随便盖上自己的名章就出厂了,壶盖上章一头深一头浅就是说明很随意盖的,没有什么其他含义,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特征。
一般来说,紫砂壶的底款所留,都是壶作者的名章。这里的名章,其中又分了几种,一种是真实姓名,比如说款为“某某某制壶”;一种是雅号或者别称等,比如说款为“紫金斋主人”等;还有一种比较少见,为制壶的单位名称,像是“某某某厂制”,或者“某某某工坊制”等。
绝大部分紫砂壶盖子里都有印章的,跟什么类型的壶没关系。紫砂壶印章通常为,壶底一枚(如,某某制、某某造)、壶把末端一枚(姓)、壶盖内两枚(名和姓各一枚)
紫砂壶的款识(紫砂壶印款),是鉴定其年代及制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证,也是文博古玩和拍卖界对壶估价的唯一依据,因此也是作伪者最容易作假的地方。历代的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他们的款识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在印章的布局、形式等方面也相当苛求,这是鉴定款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刻款相比,印章有很多优点,如艺人不擅长书法,请人刻一枚印章,可以多次使用,而且每次印记肯定是一样的,方便鉴别真伪;在壶上用印,方便易行,比在壶上刻绘要快很多,宜于批量生产。所以在清代初期,印款取代了刻款,但有些制壶名家书法比较好,则刻款与印章并用。紫砂壶印章款识详细介绍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陈曼生为杨彭年制印,吴大徽为黄玉麟刻印,潘稚亮为王寅春,裴石民制印等。一般艺人请刻章艺人制印,所以,紫砂壶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印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葫芦形,瓦当形,自然形等;款识字体有楷书,小篆,隶书等;款识的内容有制作者,定制者,监制者,纪年,斋名,室名等。清末至民国时,更有图案化的印记和工厂,商号印款。印记一般印在壶底部,壶盖,壶把处。
1、表现方法
印鉴款识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是胎体,刀刻、印章钤印;二是彩釉,釉上彩。胎体是在素胎体上用刀刻划文字或符号,彩釉就是将印章印于半干的素坯上。
2、效果
刻划款识,由于使用竹或铁等不同工具和刀法不同,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款识效果。一种为等线体,每字的笔划粗细基本相同,有用圆珠笔书写的效果。另一种为颇具书法效果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但大多为后者。由于当时宜兴一部分制壶艺人自己写不好字,所以只好请人落墨镌款。
3、形式
到了清代印章款和刻款共存,但印章款使用的比较普遍,文人雅士撰铭则用刻款。由于用刻款要求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一般工匠很难达到。当时紫砂壶日益被时人喜爱,刻款速度不能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刻款也逐渐被印款所取代。印章款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瓦当形、葫芦形等不同造型的阴阳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