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古代战争主力多是骑兵,马就成了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条件,而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将茶与粮食看成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西藏和川滇边地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和川滇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巴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因此茶马互市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采取的的重要措施之一。
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为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其中青藏线发展最早,开始于唐朝时期。滇藏线经过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等地,已经过喜马拉雅山运往印度等国,甚至更远,是路线最远的一条线路,而三条线路中,川藏线对后来的影响最大,也最为著名。
正山小种是世界公认最早出现的红茶,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较可靠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明代末期(1567—1610年),而后逐步发展成熟的。它的出现应当是一种偶然的必然结果。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到英国后,英国开始流行起了喝下午茶。凯瑟琳有喝茶的习惯,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
中国最早记载红茶书的是《清代通史》,按书中所载,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这两个时间线是相互吻合的,所以说红茶起源于1640年以前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那时的红茶和现在的红茶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只是红茶的雏形,其中可能也有雏形的乌龙茶。有人会说当时贸易的茶也可能是绿茶,那是一定会有的,但绿茶一定不会在这场贸易中壮大。因为绿茶经过长时间在海上的运输,品质必然不会得到保障。且绿茶价格昂贵,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也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1689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当时的正山小种应该是红茶类的半发酵茶,当时也称为武夷茶。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欧洲人的口味,正山小种的工艺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有了更足的发酵、焙火,也加入了烟熏工艺的做法。
目前教科书上认定的传统正山小种工艺是: 萎凋—>揉捻—>转色(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 功夫红茶的工艺,也是现在绝大部分红茶的加工工艺是: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正山小种的工艺要比其他红茶的工艺复杂很多,正山小种是红茶的起源。正山小种经过这些复杂的加工工艺后,具备了耐存储的特性,可以在经年累月的长途海运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使得茶广为传播,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茶客说。我非常了解,因为我家就在武夷山,我们自己在桐木村滴水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茶厂。这里就是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并且每年我们都会亲手制茶。有任何这方面的问题,随时交流。关于山场,品种,工艺,品质特征,品鉴方法,市场行情,都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