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怎么描述茶叶的?

粤湘源 15 0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道德经是怎么描述茶叶的?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最早为礼据说也与道教有关,献茶给客人的仪式源于函谷关关令尹喜,他在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奉献一杯金色的仙药。

  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

  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由此可见道家与茶文化的渊源无疑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

  它以道德修养为核心,以茶的高雅优美物性为基础,以传统的多种艺术为表现形式,融茶、道德、文化于一体,具有真善美的品性。

  要说到《道德经》与茶有怎样的联系,有些人会认为我有些牵强或故弄玄虚。其实,并非如此!起初,我也和大家的想法一致,可随着喝茶的时间久了,对茶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被推崇的处世境界,却是茶的内在品质的真实写照。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写道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厮,光而不耀!

  这多年的喝茶经历中,光而不耀虽然是道家所推崇的处世哲学,也是处世的至高境界。但仔细想来,这四个字不正是茶叶的内在品质吗?

标签: #函谷关 #道家 #境界 #道德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