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不是汪寅仙的,这是90年度商品壶,双色紫砂壶。当时市场价十几元。
此壶为低仿。这样的壶,在宜兴当地遍地都是。 真正汪大师的壶,价值50万以上,更何况是套壶。
汪寅仙和张守智共同附印的曲壶一共有四把:
汪寅仙,女,1943年出生于宜兴丁山丁南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作品被故宫博物馆、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收藏。代表作有:《木棉树椿壶》、《桃杯》、《曲壶》、《圣桃壶》、《蝉衣斑竹提梁壶》、《南瓜壶》等。
张守智,1932年生,河北人,擅长工艺美术。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195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后卫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在宜兴兴起了美学设计家与紫砂大师共同创作紫砂壶的的浪潮。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作品为:“此乐提梁”(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与“曲壶”。以致每当我们提及汪寅仙大师砂壶创作的精品佳作时,首先印入脑海的便是“曲壶”这一壶式。
“曲壶”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于1988年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制作而成,并以容量区分大、小两款。其中张守智与汪寅仙共同附上印章的曲壶共计只做了4把,而此件拍品便是其中一件,其代表性不言而喻。早在2012年北京瀚海春拍上,附两位大师共附印章的大曲壶便拍得368万的高价。
“曲壶”的创作突破了紫砂壶艺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作品的素材来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壶身与壶嘴、壶把结合,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结合协调、柔和、变化而又统一。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与韵律美。
我看是“仙鱼”二字。
我有一把曲壶但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