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藤和金银花是一种植物的两部分,金银花是一个花蕾,金银花藤是一个分枝,也叫忍冬藤,所以效果相似。金银花藤性寒,味甘,属肺经和胃经。具有清风清热、通气止痛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发烧,头痛,喉咙痛和口渴。也可治疗、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当汤剂用量在9g~30g之间时,应注意脾胃虚寒患者和气虚患者。
三者一起泡水喝有很好的降火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因上火引起的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口臭,咳嗽等症状,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因细菌感染所致所导致的脚气,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小便不利,小便短少,水肿等症状。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一般是可以起到清热热解,抗病毒,疏风清热功效。服用,可以起到抗病毒,防止感冒的作用。还可以治疗感冒导致的咽喉疼痛,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另外还可以治疗一切疔疮肿毒疾病,对于身体内热生疮都有治疗作用。注意胃寒人慎用。
金银花茶的泡法是把金银花放入杯具,冲泡五分钟,饮用即可。金银花茶属于花茶类,是用优质绿茶为素坯,加以新鲜金银花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夏季为金银花的采摘期,花初开时为纯白色,翌日变为黄色,香气逐渐散失,因此以开花当天采摘最好。
金银花的泡法
1、准备好泡水用的东西开水、杯子、金银花。
2、把泡一杯水的金银花放到杯子里。
3、往杯子里倒三分之一的开水,晃动杯子,把水倒掉,洗一下金银花怕有土腥味。
4、然后在往杯子里倒满开水,把金银花冲泡开。
5、盖上盖子闷泡五分钟。
6、掀开盖子,一杯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茶就泡好了。
金银花的历史
金银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以不同的部位入药的。宋代以前只用茎、叶,以花入药始于宋代,清代之前则茎、叶、花同等入药;贵花而贱藤始自清代,民国时期才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做出优劣之分。
金银花作茶饮用出自清代,《本草求真》"金银花"条提到:"江南地方,以此代茶。"《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吴中暑月,以花入茶饮之,茶肆以新贩到金银花为贵,皆中州产也。"
在泡茶饮用、制造药露、防治瘟疫等方面,金银花均优于忍冬藤,于是在1928年由绍兴和济药局刊印的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做出优劣之分:"金银花,产河南淮庆者为淮密,色黄白,软糯而净,朵粗长,有细毛者为最佳。禹州产者曰禹密,花朵较小,无细毛,易于变色,亦佳。济南产者为济银,色深黄,朵碎者次。毫州出者朵小性梗,更次。湖北、广东出者,色深黄,梗朵屑重,气味俱浊,不堪入药。"
2002年,国家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金银花既是食品又是药品,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
可以起到增进食欲、补充营养,以及提神醒脑的作用。冲泡后碧绿清新,味道也香郁甜甘,喝了以后有助于改善心情,增进食欲。
金花茶的花叶中富含多种天然营养成分和几十种氨基酸,有利于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此外,金花茶的花叶中含有较多茶多酚,喝了后有助于帮助机体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