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参加了我们地区的南繁育种队,地点就在三亚南红农场。南红农场离三亚十多里地,离羊栏镇5里地,距天涯海角也就是不到二十里地。利用农闲时间,我们四个年轻人在一个晴朗的天气时沿着海边沙滩徒步去了一次天涯海角。那时候海边几乎没有游人,当地人打鱼归来,用人接力一样 ,一棒一棒把渔网拖上岸边。但是海滩上的贝壳可是琳琅满目,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被海水涌到岸边,我们不停的捡呀捡呀,至今我还珍藏着那时捡的贝壳,经常拿出来欣赏。走着走着,快要精疲力尽时,突然看到前方海边有不少褐灰色的石头矗立在那里,心想这就是所谓的天涯海角啦。过去一看,石头上方分别刻着海角,天涯,南天一柱等字样。也没有见到其他游人,只有我们几位在天涯海角石头边感叹了一回,抓了几只螃蟹后,饿着肚子沿着原路打道回府。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天涯海角已是享誉国内外的名胜景区,今年春节期间去了一次,游人如织,花开遍地。想到天涯海角石头边照个相,还的费老半天时间。我认为人们络绎不绝的到天涯海角去看这几块石头,不仅仅是石头本身,而是奔着它的名气和历史地理位置,同时因为海南冬天的独特气候所致。去了不后悔的。
谢邀!
在刚刚兴起旅游热的时候,“天涯海角”作为一个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称颂的著名景点,又成为“海誓山盟”的浪漫代表,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旅游观光,满足自己心中的好奇,表达一份情怀,这时,参观的不是两块石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也就不是钱多钱少的事。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对旅游意义的理解,可以去的地方开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人们也就开始对“天涯海角”表示出了不屑,认为她不值百元的票价。
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
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人们也往往在有了更多的对比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后,有了更多的网红景点为心里依托以后,就对旧有的一些事物重新做出衡量。
再举一个例子,玉门关,也不过是一堆废墟遗迹,按说也是不值哪个票价。但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更是承载了一种历史,一种“金戈铁马入梦来”的悲壮,就很少有人说这里不值。
可以这么来类比,“天涯海角”更多的像一种商业行为,而玉门关是对历史的凭吊。所以会有人对两块石头100元门票强烈不满,而玉门关也只是吐吐槽,认为是不懂的欣赏。
商业行为归商业,去的人少了最好也就是被抛弃的命运。
被保护的民族瑰宝莫高窟门票很高,也就是一些壁画,那么高的门票还不是你说看就能看到的,意义不同,人们对其判断的价值观也不同而已。
人生即旅行,你我皆为远行客。
谢谢点赞的朋友们! 欢迎留言探讨,关注“酷妹儿圈”,与你同行,一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