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同的茶类香气不同,如果用同一把紫砂壶冲泡,则会出现串味,从而使喝茶失去了准确性。
同样,也不建议茶友们使用紫砂壶冲泡一些高香的茶类。比如武夷岩茶,很多茶友说用紫砂壶泡岩茶,有着醇厚的口感,好喝,不可否认,紫砂壶泡茶有着独特的醇厚感,但香气却大打折扣。
尤其是武夷岩茶,这类以香著称的茶,若茶香变淡,茶叶也失去了品饮的价值,这样做,还有意义吗。
你好: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冲泡茶叶所选择用的茶具是不同的,主要是针对于不同的茶类及茶叶的各自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茶具进行冲泡品饮。
在中国六大茶类当中,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以及黑茶,他们所用到的茶具有着共同之处却也有一些差异,接下来,我们一同了解下:六大茶类当中每种茶他所用到的茶具都是哪一种?
一: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类,一般采摘春季茶树发出的嫩芽、嫩叶制作,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及鲜爽度较高是绿茶的特点,绿茶有“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茶汤清澈透绿,叶底肥厚嫩绿”,我们在冲泡绿茶的时候,建议选择用80-90度的水温进行冲泡,器具上选择透明的玻璃茶具进行冲泡。一是可以观赏绿茶青衣玉露,如绿衣仙子般的外形,二是因为玻璃器皿散热快,不会聚合高温,闷坏幼嫩的茶叶。
二:黄茶
黄茶是轻微发酵茶类,起源于绿茶的工艺失误,制作中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口感与绿茶相近,鲜爽之中多了几分醇厚,因此它在冲泡方法和器具选择上与绿茶基本一致,适合用玻璃茶具进行冲泡,冲泡时注意手法也可选择用白瓷盖碗进行冲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玻璃杯还是盖碗,都不可沸水冲泡,不可闷泡,以免伤到茶叶,影响茶汤口感。
三:白茶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类,因茶树品种、原料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四个品种。对于白茶当中的新茶以及细嫩的茶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我们选择用透明的玻璃茶具或白瓷盖碗进行冲泡,年份比较久远的老白茶,如:贡眉和寿眉,我们则选用白瓷盖碗或者是陶制、瓷制的煮茶壶进行高温煮饮。因为瓷壶壶壁密度高,不透气,不会损失茶叶的香气。
四:青茶(乌龙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类,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主产于福建一带,可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对于发酵程度较轻的,如:闽南乌龙当中的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我们一般采用白瓷盖碗进行冲跑,像闽北乌龙,如:武夷岩茶水仙、肉桂、大红袍一类的焙火茶叶,我们一般采用白瓷盖碗和紫砂壶进行冲泡。冲泡过程中当以沸水冲泡,既能提供茶叶所需要的高温,又能完全释放焙火乌龙茶的香气。
五: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类,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女性来饮用的茶。它的品质特征以“红汤、红叶、红叶底”著称,香气高昂持久,汤水顺滑醇和,有质感,红茶经过发酵之后,咖啡碱含量比其他茶类更加丰富,因此在冲泡过程中不适合沸水闷泡,建议95度水温冲泡,器具选择上适合用白瓷盖碗,既能展现出红茶茶汤的“金腰带”之美,也不会聚合高温,造成茶汤苦涩。
六:黑茶
黑茶是六大茶类当中的后发酵茶类,经过渥堆发酵之后,它的发酵程度为100%。黑茶的制作原料比较粗老,茶汤红浓,香气醇厚,在冲泡过程中应沸水进行冲泡或者煮饮,在茶具选择上适合用紫砂壶冲泡,紫砂壶用泥烧制而成,泥土的气息刚好能唤醒黑茶的茶性,使其滋味更加厚重,另外紫砂壶保温效果极好,适合闷泡粗老的黑茶,能更加彻底的浸泡出黑茶的滋味。
不过紫砂壶的吸附性能非常强大,因此在使用紫砂壶进行冲泡时一定要注意一壶一种茶,千万不可多种茶进行冲泡,这样不仅不能尝到纯正的茶汤滋味也起不到养壶的作用。
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在武夷茶界贡献很大,其中包括主持制作了2004、2006两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这一规范从色香味去分析,将武夷茶种分五大类: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奇种。诸多实物标准,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定下来。
2、陈德华
拼配大红袍之父,从事武夷岩茶名从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年,尤其是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和制作技艺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陈德华在任茶科所所长的时候,凭借对大红袍品质的准确把握,组织科研组,用肉桂、水仙等优质武夷岩茶和纯种大红袍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香气、汤色、口感俱佳,岩韵感极强,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1985年9月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上市,15克烟盒式包装的大红袍就这样诞生了。
3、苏炳溪
年龄最大的传承者,建国初,马头、磊石、天游、品石五茶厂拼为一个初级社。那年头春苏炳溪被委以五厂巡视员,总管岩茶采制,白天上山,晚上轮流到各厂察看。现在与儿子苏德发办“大坑口茶厂”。苏炳溪一做就是70年,2006年6月,他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制作传承人之一。
冲泡要点:
冲泡所需用具:烧水壶、白瓷盖碗、公道杯、茶夹、品茗杯等
茶具:白瓷盖碗(容量110ml左右)
投茶量:8克水仙茶
水温:100℃
是否洗茶:否
【茶具】
水仙为武夷岩茶,岩骨花香浓烈,俗话有醇不过水仙,因此冲泡用具对于茶汤的展现,也至关重要,冲泡岩茶我们一般选用紫砂壶或者盖碗,个人还是喜欢白瓷盖碗多一些,毕竟实惠好用,出汤还方便,白色的杯,醇厚的汤,简约大气,让人垂涎欲滴。
而盖碗的容量不宜过大,110ml足矣。
【用水】
冲泡用水,最好的选择是山泉水,其次是矿泉水,最后是纯净水,当然有的人也会用自来水,自来水需要提前静置,而且不提倡用自来冲泡,一般情况下还是建议尽量选用山泉水、矿泉水、纯净水等。
【温杯烫壶】
开门第一件事,温杯烫壶,一定要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泡茶之前,先将水烧开,用100℃高温之水烫壶利于释放茶香,用烧好的开水对盖碗以及茶杯烫洗一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盖碗内的异味,确保茶香、茶味的纯洁性,烫杯之后,将水倒掉。
【摇香】
烫壶之后可以选择性摇香,也可以跳过,将8g武夷水仙茶投入110ml的盖碗之中,盖上盖子,拿起盖碗,上下轻微晃动,之后将盖碗揭开一小条缝隙,放在鼻翼下方, 闻干茶香。
【冲泡】
一切都已就绪,下面就开始正常冲水了,提起水壶,沿着壶壁绕圈圈冲水,此方法即为环壁注水,不要快速注满,正常速度平稳冲水就好。
环壁注水,让水仙茶的条索与水分、温度、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将滋味与香气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
注水之后,放下水壶,准备出汤。
【出汤】
出汤:泡水仙茶的出汤原则为快出水,快出水是泡岩茶的关键,盖上盖碗盖子,将茶汤滤入公道杯,茶汤一定要倒干净,不要余留,之后再将茶汤分倒至茶杯饮用。
第一泡就泡好了,之后的步骤和上述一致,前三泡的出汤时间保持快节奏,三泡之后可增加时间,如5s、10s、15s这样。
如果不嫌麻烦,不怕串味儿,是可以用一把壶的。如果在意,还是分开壶冲泡。
武夷岩茶分很多品种,比较热门的便是肉桂、水仙与大红袍了,所以一壶一茶会比较麻烦。
普遍性的说法是,紫砂壶的吸附性较强,所以为了保证紫砂壶气味纯正,最好可以做到“一壶不事二茶”,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这样才不会容易让心爱的紫砂壶产生异味。
无论是紫砂的固有属性,还是从万千大众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紫砂吸味”这是必然。
换言之,水仙、肉桂……所有岩茶能用一把紫砂壶泡,“一壶多茶”必定会串味,不一定多严重,但这肯定是存在的。
有些人真不介意串味;有些人味蕾特敏感,就是介意这个;或者有些人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专业一些、有面子一些,被动地在介意。
串味也好,格调面子也罢,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一壶一茶的关键点就是:这值不值得让你再掏一次银子!自己感觉真的需要,就一壶一茶;不需要,就用一壶多茶。
我喜欢慧苑坑茶。但三坑闷涧岩茶各有特色,而人们品茶也是各有偏好。
武夷岩茶的产区中常常提到“三坑两涧”,它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这里是武夷山景区中心,亦视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
“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下。岩谷峡缝间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富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是武夷山岩茶传统标准中,正岩茶的中心产区。
慧苑坑
慧苑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是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之一。它的优良土质,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着独特的品质,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传说有个名叫慧远的和尚来到天心庙附近坐禅,建立慧苑寺,而位于慧苑寺边上鸟语花香的幽谷便命名为慧苑坑,由于个别秀才读字半边,将慧苑寺,误读为“慧宛寺”,便被一直沿用。慧苑坑的水仙也是备为茶人们推崇。
慧苑坑百年老枞水仙(枞味极显)是武夷岩茶系列中的一个品种,之所以称百年,是因为该品种的茶树已有100多岁的年龄,从茶干到茶茎都布满绿色的青苔,一幅历经沧桑的样子。该品种不但茶树年龄达到百年以上,且茶树的生长环境是在武夷岩茶最核心产区的“三坑两涧”的慧苑坑,产量极其稀少,其对生长环境和树龄的高要求,百年老枞就显得极为珍贵。
提起慧苑坑出的好茶,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铁罗汉”。相传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慧苑寺,它座落在幽静的慧苑坑里,寺院香火旺盛。慧苑寺里有一位僧人叫积慧,专长茶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喝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棵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讲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从此,铁罗汉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牛栏坑
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北东方向有一条小径,狭窄的山谷中一条溪涧常年不断地流淌着,这条溪谷就是牛栏坑。牛栏坑名虽土,在武夷岩茶界却是无人不知,所出产的肉桂被笑称为“牛肉”。
坑内多处崖壁下,皆有茶数丛,崖下有一丛名茶,当是“水金龟”。这里茶山条件非常优越茶山都在半山悬崖上,一层层用石头垒成,不惜工夫,足见这些名丛之珍贵。如今崖壁、砌石之上早已布满青苔、藓草,岩石表面黝色苍苍,茶丛生长其间,此地所产之茶,香气饱满,齿颊生津。牛栏坑总体环境,幽谷森然,涧水常流,柔风常抚,大风不往,朝阳夕晖,烈日不至,是武夷岩茶的理想家园。
倒水坑
倒水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岩北麓。山北诸涧,皆自西而东,独倒水坑反道西行,故名。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
穷幽鲜外慕,殖志在丘园。即此竟无得,空恨岁时迁。
川陆绵半载,烦燠当归缘。憩此苍山曲,洗心闻涧泉。
坑旁苍石丹崖壁立,曲折蜿蜒,行如深巷中,青藤垂蔓,幽草丛生,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的山蕙、石蒲、涧兰。落英漂洒,香逐涧水,幽香扑鼻,令人陶醉,大有“一入清凉境,三伏炎全消”的感受。
三坑有相似而又不同各自独特的山场气息。
悟源涧
马头岩南麓,有一座窄小幽谧的峡谷静静坐落。峡谷内,一条清澈、笔直的涧水汩汩流过。涧水淙淙,幽兰芬香。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了涧的源头。涧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脚兰汤村的池塘沟渠,最后汇入了九曲溪。
涧旁的石径,静谧安祥,一条条横石铺就的石阶蜿蜒向前方,禁不住令人悟“道”思“源”。峡谷的左侧山壁上,“悟源涧”三个石刻字古朴而醒目,这正是清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
流香涧
流香涧位于天心岩西面。山北诸涧,涧边岩壁夹峙,悬崖峭拔,非亭午不见日月。涧边多生山兰石蒲,幽香沁人。明代诗人游此,大为赞赏,始为之易名曰流香涧。操公游览流香涧,亦与前代诗人有同感,为流香涧清绝美景所振奋,便写下这首细腻生动的好诗。
沿村行数里,入谷便闻兰。
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
岚光侵杖湿,苔色袭衣寒。
欲试清泉味,烹茶坐石盘。
流香涧和悟源涧是这五处名字中最富诗情画意的。炎炎夏日,途径流香涧和悟源涧,会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石路曲折迂回,清泉吟唱,独有一番清新雅致。